服务热线:
4006-598-119
您的位置: 首页>>技术文章

关于喷淋管网中在水流指示器(流量指示器)后设置 DN50 泄水阀门的规范依据与技术分析

发布日期:2025-11-26 09:37:33   浏览量:2

本文围绕“在喷淋管网水流指示器后设置 DN50 泄水阀门是否有规范条文要求,以及其技术合理性与实施细节”展开论述,先梳理相关法规与规范,再解析该措施的功能、适用情形、尺寸决定因素、安装位置与检验维护要求,最后给出工程实践建议与结论。

image.png

一、相关规范与条文综述
中国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 标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行业标准 GB 50974《建筑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范》(或其现行版本/替代规范,具体名称与编号以最新发布为准);

  • 标准 GB 50084《楼梯、前室、防火间等相关规范》虽非直接针对喷淋,但涉及建筑防火要求;

  • 行业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有时以行业图集或施工规范形式出现);

  • 消防行业相关的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规范条文对具体阀门型号与管径常是通过功能性要求而不是逐字逐句规定具体尺寸,因此许多设计细节由规范的功能性条款、设备通用安装要求与验收试验要求来确定,而阀门的具体口径、形式及安装位置通常由设计单位结合系统流量、泄放要求、试验与维护的需要来确定。

二、水流指示器与泄水阀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1. 水流指示器的作用
    水流指示器(Flow Indicator / Waterflow Detector)用于检测喷淋系统中的水流情况,通常安装在靠近系统末端或在喷淋阀门组、报警阀(如湿式报警阀、干式报警阀或气溢式报警阀)之后的管路上。当喷头动作或系统泄放导致管内产生持续流量时,水流指示器触发电气或机械信号,从而启动消防联动报警。

  2. 泄水阀的作用
    泄水阀用于将系统中的水排放到安全位置,满足以下功能:

  • 系统试验与检验(例如流量试验、系统放水试验)时排放水量;

  • 在系统维护、检修或管线维修时排水;

  • 防止管内积水冻害(尤其在室外或寒冷地区);

  • 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泄放管网内的水,降低误动作或误报带来的损失。

水流指示器与泄水阀的配合
当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泄水阀时,泄水口将处于水流指示器下游,这一配置在功能上有利于:

  • 在试验或检修时,保持水流指示器上下游压力条件,使指示器能可靠动作并便于校验;

  • 在泄水时避免影响上游报警阀组或液位、压力部分的工作;

  • 便于将排放水集中到可控位置,便于观察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及实现合规的试验流程。

三、规范条文的具体要求与解读

规范通常涉及的关键条款(功能性)

  • 管网排水必须设置合理的泄水装置,能够满足试验和维护需要,且排水应导向规定的安全位置,不得造成二次危害;

  • 水流检测与报警装置应设置在能检测到代表性流量的位置,并便于维护与检验;

  • 在湿式系统、潮湿环境或管路可能冻堵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防止冻害(包括加装保温、排水装置等)。

关于“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 DN50 泄水阀”的明确条文
经对相关 与行业规范的条文检索(截至多数规范的通行做法),规范中通常不会以“必须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 DN50 泄水阀”这种 的、按设备后的具体口径规定的措辞出现。规范更常见的表述是:

  • 要求设置能满足试验、泄水与防冻需要的泄放装置;

  • 泄水阀的口径应满足试验所需流量并能保证试验时达到规定的流速/流量标准;

  • 泄水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检查,并保证排水安全。

因此,“DN50”这一具体口径通常属于设计细节或工程规范化做法,而不是 性规范对单一位置和口径的强制性条文。但在一些地方性或企业内部施工、验收细则中,可能会对常用泵站、报警阀后泄放接口采用统一口径(如 DN50)以便配套试验设备、接口标准化。

四、DN50 口径选择的技术依据
尽管规范未必强制,但工程上常选用 DN50 作为泄水阀的理由包含以下几点:

试验与检验流量要求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单喷头试验、局部流量试验或全系统排放试验需要一定的流量。DN50(公称直径 50 mm,近似内径约 50 mm 的管子)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泄放流量,便于完成规定的试验周期和达到规定流速,从而确保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实用性与通用性

  • DN50 为常见规格,便于采购泵、阀门、试验专用设备(如流量计、连接软管等)配套。

管径与压损平衡

  • 在泄放流量要求下,DN50 可在合理的压损范围内提供稳定流量;过小口径(如 DN25/DN32)在较高流量时会产生过大压损,影响试验准确性或延长排放时间;过大口径则增加成本且对排水设施要求更高。

安全与排放控制

  • DN50 泄水阀配合合理的排放管道与放水位置,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安全引至排水沟或临时蓄水区,减少水害风险。

五、安装位置、阀门类型与附属设施要求

安装位置

  • 常见做法为在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后或水流开关下游)设置泄水阀,便于在进行水流检测试验时模拟泄放并观察指示器动作,同时不影响上游报警阀或管网压力平衡;但具体位置应结合系统类型(湿式、干式、预作用)、报警阀或试验连接的布局确定。

阀门类型与材质

  • 泄水阀通常采用球阀或闸阀,并配备快速开启机构或带锁手柄;阀材质应耐腐蚀、耐水锈,室外或潮湿环境需考虑防冻与防腐处理。

放水口及排放路径

  • 放水口应通向安全的室外排水系统或临时蓄水容器,避免对建筑物、设备或人员造成损害;必要时应加装过滤、沉淀或消能装置,降低冲刷与噪声。

标识与联锁

  • 泄水阀应做好明显标识,便于检修人员识别;在关键位置应考虑与报警系统联锁或添加电子监测(例如排水动作的状态反馈),以便在误操作或异常大量泄放时及时报警。

防冻与防误操作

  • 在寒冷地区,应在泄水阀处采取保温、加热或其他防冻措施;阀门应可上锁或设置管理制度,防止误操作导致误放水或影响系统可靠性。

六、检验、试验与维护要求

型式与周期性试验

  • 规范对喷淋系统的验收与定期试验有明确要求,包含流量试验、系统完整性检查等。泄水阀须满足试验所需流量并能正常启闭。

日常维护

  • 阀门应定期检查密封性、启闭灵活性与标识完整性;放水口及排水路径应保持通畅。

记录与责任

  • 每次试验与检修应有书面记录,特别是放水的时间、流量、处置情况与可能的水损情况,以便追踪和改进。

七、工程实践建议

以规范功能性条款为依据,结合工程量化需求选择泄水口径

  • 先依据规范确定所需试验流量与系统排水需求,再计算所需泄放口径;在多数常见建筑喷淋布置中,DN50 常被采用,但应通过计算验证其能满足设计流量与压损要求。

设计文件中明确阀门口径与布置理由

  • 在施工图与施工说明中明确说明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 DN50 泄水阀的依据(如试验流量、便于对接试验设备、统一维护接口等),并注明排水路径与防护措施,以便验收时证明合理性。

与消防验收主管部门沟通

  • 若当地消防验收或主管单位对阀门口径或位置有特定要求,应提前沟通并在设计中体现,以避免施工后再改动。

考虑标准化与维护便利

  • 若为大型楼宇或多处喷淋系统,建议统一泄水接口规格(如 DN50)以便维护单位配备通用软管、阀门配件与试验设备,降低运行成本。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4006-598-119

扫一扫,关注我们